修涞贵,男,1954年出生于吉林长春,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修涞贵1995年承包了一个固定资产25万元、负债却高达400万元的制药厂,经过近十年努力,使“修正药业”总资产达到了16.7亿元,并形成了非处方药、保健品、医疗服务和国际贸易四大经营平台。2000年2月在吉林省同行业中率先通过GMP认证。企业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理代化股份制制药企业,是吉林省制药行业的龙头。修涞贵在“2007年胡润百富榜”中,以55亿元的资产成为吉林省首富;2009胡润百富榜:修涞贵排名98位。
修正药业集团是集科研、生产、营销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民营企业,集团总部设在长春,营销总部设在北京。产业布局已从医药名城通化,延伸到柳河、双阳、长春、北京、四川、南昌等地。总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集团下辖66个全资子公司,有员工80000余人,资产总额75亿元。
修涞贵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做药就是做良心,做企业就是做人心,做市场就是做民心。修涞贵秉承新儒家理想和现代东方企业文化,融会科技以绿色环保的管理理念渗透到各个岗位,践行“在修正中成长,在成长中修正”,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员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了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21世纪的医药企业和企业家必须具备的时代品格。
修涞贵在进入制药行业之前,原是通化市交警支队的一名设备科长。虽然事无惊举,名不见经传,但是工作勤恳,塌实认真。1995年5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修涞贵遇见了通化市医药局张金成局长。老局长说有一个小药厂已濒临倒闭,事关几百名工人及其家庭的生活问题,老局长希望修涞贵走马上任,挽救这个企业。还未来得及脱下警服,修涞贵就来到企业调研,实际情况让他大吃一惊:迎接他的是两排破旧的厂房,企业停产,工人放假,工资拖欠,欠债400多万元……为了迅速改变企业的被动局面,在经过调查研究后,修涞贵做出三项决策:首先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即坚持一个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拓两个市场——国际、国内市场,实现三个转变——向高科技产品转变、向集团化的经营规模方式转变、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抓好四个建设——职工队伍建设、销售网络建设、产品项目建设、新厂房建设。其次是盘活存量,活化资金,使企业迅速启动。
几个月后,该公司开发的治肝良药“太和圣肝”胶囊投入批量生产。“太和圣肝”的推出,使修涞贵在全国医药市场中树立起药厂的良好形象。1996年当年,仅“太和圣肝”胶囊,就为企业实现产值3700万元、利税568万元。
从1996年12月开始,“威康”逐步完成了从药厂到有限责任公司,再到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1998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吉林康威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下辖8家子公司。2000年5月,由于注册方面的原因,吉林康威药业集团毅然更名为“吉林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辖10个子公司。此后,修正药业在修涞贵的引领下,迎来跨度更大的飞跃。
修涞贵精彩语录:
空着的袋子立不起来。企业哲学的意义在于实践,否则哲学就没有意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需要“修正”,没有“修正”就没有进步和发展。医药企业只有修身修德,做出的药才能祛邪正本。
中药就是一种文化。通过中医辩证施治,就像是开餐馆,煎、炒、炸、烩、炖,各显其能、各有特色。
六七十年代批判的“修正主义”把“修正”当成了“篡改”,那是不对的。因为世界上没有永远正确的理论,只有经过不断地修正,理论才有生命的力量。企业管理也是这样。
我们的企业需要一点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长不大、做不久。
一个成长中的企业领导者经常性地自我革命是有害的,它会使员工觉得领导者的思想经常处于动荡当中,无法正确理解把握领导者的意图。但企业的发展又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企业领导者及时自我修正又是非常有益和必要的。
卓越领导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的企业“预防医学”。
做药就是做良心,因为药品的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与健康,这是制药企业的特殊性。药品讲的是疗效,疗效一定要可靠,消费者才能认可。
职业经理人是“你让我这么做”,而事业经理人则是“我要这么做”。
不是好人,不能做药。做良心药,做放心药。
先舍而后得、不舍就不得。
诚信守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贵在坚持、贵在自觉。
如果这么做,尽管消费者不会知道,但我们会觉得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更谈不上诚信守法。
即使受了损失,也要保证市场急需防治非典的药品不减料、不提价、不脱销,不发国难财。
作为医药工作者,能够给农民送去他们急需的医药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药品,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和自我保护能力,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援助,这就是我们开展送知识这项活动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
每一个领导者都是个平常人,谁也超越不了规律,很多过去做得非常大的企业为什么垮台了?就是因为有英雄情结。
中国十大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