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顶的警报声尖锐刺耳,就像一柄冰冷的匕首,直接插进了陈牧的耳膜。
他猛地抬头,盯着操控界面上那个闪烁的红点。
“锁定,目标锁定!”
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民航管制。
这片农田上空,属于禁飞区域的边缘,而他的“大疆魔改版”——那架自制的、载重五十公斤的农用无人机,此刻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姿态,被军用雷达精准地捕捉到了。
退伍三年,他只想安安静静地用技术赚钱,却没想到,自己研制的这架“喷药机”,竟然引来了空军最高级别的关注。
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跳动。
“想抓我?没那么容易。”
01
陈牧坐在田埂边,鼻腔里充斥着泥土和药水的混合气味。
头顶烈日炎炎,但他心情不错。
他面前的田地,足足有五百亩,是附近最大的药材种植基地。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这片地需要十几个工人耗费三天才能完成喷洒。
而现在,只用了他一个人,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及停在不远处那架通体哑光黑的无人机,不到三个小时就完成了大半。
这可不是普通的无人机。
它看起来笨重,但在陈牧的手中,它就是一台空中幽灵。
"黑骑士"是陈牧给它起的名字。
机身采用的复合材料,是他退伍后花光所有积蓄,跑遍全国各地,从一些特殊渠道定制的。
这材料最大的特点不是轻,而是对雷达波的吸收率极高。
当然,作为农用机,它不能完全隐形,但能极大地降低自身的雷达特征。
最核心的,是它的飞控系统。
陈牧曾经是军方无人机项目组的核心成员,代号"牧星"。
他在军中服役八年,参与了数个绝密项目的研发,对电磁对抗和飞控逻辑的理解,达到了国内顶尖水平。
三年前,因为一起内部的权力斗争,他主动选择了退伍,带着一身技术离开了那个体制。
他不愿意让自己的技术被埋没,于是将所有经验都倾注到了这架农用机上。
"黑骑士"的续航能力达到了惊人的八小时,载重能力是市面上同类产品的三倍,更重要的是,它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保持信号的绝对稳定。
"陈老板,厉害啊!这效率,比直升机都快!"药材基地的老板老李,乐呵呵地跑了过来,递给陈牧一瓶冰镇矿泉水。
陈牧接过水,笑着摇了摇头:"老李,你给的药水浓度高,我得飞慢点,确保均匀。"
嘴上这么说,但他的操作速度,比任何专业飞手都要快。
他盯着屏幕,无人机正在进行一个低空高速的回转,避开了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喷洒线路完美地贴合了地势。
"对了,陈老板,今天上午我好像听到天上有什么动静,是不是有飞机经过?"老李随口问道。
陈牧心头一跳,表面上却平静如常:"可能是军区的训练机吧,这边离军区不远。"
但他知道,那不是训练机。
那是高空侦察机。
就在半小时前,"黑骑士"的飞控系统给出了一个微弱的警告:"高频扫描信号介入,建议切换至备用信道。"
普通农用机根本不会有这种警告,因为普通农用机压根就没能力侦测到军用级别的扫描信号。
陈牧当时没多想,只是立刻切换了备用信道——一个他自己编写的、具备高度跳频和加密功能的信道。
他以为是某个科研单位的信号干扰测试。
直到他完成了今天的喷洒任务,准备收工时,他才发现,那不是测试。
那是一次有目的的、高强度的扫描。
他关闭了"黑骑士"的动力,将其收起,装进专用的运输箱里。
他知道,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他的这架无人机,从某些参数上看,已经远超民用范畴。
一旦被有心人注意到,麻烦就大了。
他必须更加小心。
他退伍是为了平静,不是为了重回漩涡。
02
回到市区的简陋工作室,陈牧开始对"黑骑士"进行维护和数据分析。
工作室位于一栋老旧的厂房二层,隔音和遮光效果都很好,非常隐蔽。
他将无人机的数据导入到工作站中,开始回溯今天接收到的所有信号。
当他看到那段高频扫描的数据时,瞳孔微微收缩。
"S-200序列,脉冲宽度 0.5 微秒……这是军方的主动雷达系统。"
S-200系列雷达,主要用于区域防空和目标识别,属于中高空探测设备。
这种雷达用来扫描一架在农田里喷药的无人机,简直是杀鸡用牛刀。
陈牧手指快速滑动,将雷达扫描的轨迹和强度进行三维重建。
"锁定区域持续了三分钟,强度递增,说明对方在不断调整参数,试图穿透我的隐身涂层和飞控加密。"
这让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对方已经察觉到这是一架非同寻常的飞行器,并且投入了专业力量进行识别。
他查看了自己无人机的飞行日志。
"黑骑士"在进行低空回转时,为了保持喷洒均匀,不得不进行了一次极速的姿态调整,加速度达到了 3G。
这在普通农用机上是无法想象的,但对于陈牧设计的飞控系统来说,是常规操作。
问题就在这里。
民用无人机在雷达图上,通常显示为低速、低G值的"杂波"。
一旦出现高速度、高G值、且具备抗干扰能力的飞行轨迹,在雷达操作员眼中,这就极有可能是小型战略侦察机,或者是新型巡航导弹的模拟训练弹。
"我大意了,"陈牧揉了揉额头。
他只想着如何把技术做到极致,却忘了在民用环境中,极致本身就是一种高调。
他立刻着手修改"黑骑士"的飞控底层代码,植入一个"民用伪装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无人机将主动降低飞行姿态的灵活性,同时在信号反馈中,模拟出普通民用机的低频震荡和信号延迟,让雷达监测者误以为它只是一架普通的、略微改装的玩具。
这是反侦察领域最顶尖的技术——"主动信息污染"。
但陈牧知道,一旦军方启动了更高一级的追踪程序,这种伪装也只能拖延时间。
他必须尽快完成接下来的几笔订单,然后彻底蛰伏一段时间,或者干脆把"黑骑士"进行大规模的拆解和重新伪装。
就在他忙碌时,工作室的门被人敲响了。
"谁?"陈牧警惕地问。
"送快递的,您的包裹到了,需要本人签收。"外面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陈牧皱了皱眉。
他最近没有网购任何东西,特别是需要本人签收的。
他走到门边,透过猫眼看去。
门外站着一个身穿普通夹克,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个印着物流公司标志的纸箱。
陈牧没有开门,而是拿起了放在桌上的一支小型信号干扰器。
"麻烦把包裹放在门口吧,我马上出来拿。"
"不行啊先生,这是需要核对身份证信息的。"年轻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职业腔。
陈牧冷笑一声。
核对身份证信息?
一个普通快递员,有这种要求?
他迅速打开工作站,启动了隐藏在工作室周围的微型摄像头。
画面中,年轻人的夹克下摆,隐约露出了一个硬物轮廓,那是制式皮带和枪套的痕迹。
"是国安还是军方情报部?"陈牧心头一紧。
"黑骑士"的伪装模式还没彻底编写完,他不能让任何人进来。
他走到窗边,窗户正对着一条安静的后巷。
"好吧,我马上开门。"陈牧提高了声音,然后迅速将干扰器打开,对准了工作室的信号发射口。
下一秒,他工作室周围半径十米内的所有无线电信号,全部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那"快递员"显然也察觉到了异常,他猛地抬起头,眼神中的职业伪装瞬间消失,露出了警觉和冷厉。
陈牧知道,他暴露了。
他必须跑。
03
陈牧没有选择直接撞开门逃跑,那太愚蠢了。
他启动了工作室内部的应急程序。
嗡——
工作站发出了轻微的低频震动,紧接着,一层薄薄的烟雾从墙角的通风口喷出。
这是他自制的"电子干扰烟雾",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会严重影响光电传感器的捕捉精度。
他迅速从工具箱中拿出了一个手掌大小的微型无人机,这是他用来进行近距离侦察的"侦察蜂"。
"侦察蜂"通过后窗的通风口飞了出去,迅速升空,将后巷的实时画面传回陈牧的手机。
他看到,后巷已经出现了两名身穿便装的男子,正准备翻墙进入。
显然,他们早有准备,前后包抄。
"动作倒是快。"陈牧低声骂了一句。
他知道,如果他们只是想抓他,早就强行破门了。
他们之所以用"快递"这种方式,是想活捉,并获取工作室里的数据。
陈牧深知,他最不能交出去的就是"黑骑士"的飞控源代码。
那里面蕴含的技术,一旦被外部力量掌握,后果不堪设想。
他快速走到工作站前,输入了一串复杂的指令。
"自毁倒计时:60秒。数据上传开始。"
他并非真的要自毁所有数据。
他只是将所有核心代码进行碎片化加密,并上传到了一个军方都难以追踪的"云端保险箱"里——这个保险箱,是他三年前退伍时留下的一个后门。
完成这一切,他抓起背包,里面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最重要的"黑骑士"核心芯片。
当门外传来轻微的撬锁声时,陈牧已经从另一扇不起眼的侧门,快速闪进了旁边的废弃仓库。
他的身体素质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水准,动作矫健而无声。
在仓库的阴影中,陈牧听到了工作室里传来的响动。
"目标逃逸!快,封锁区域!"
"数据终端自毁!只剩下碎片!"
"找人!他一定跑不远!"
陈牧深知,在城市的监控网络和军方的追踪能力下,他不可能靠双腿跑赢。
他必须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
他打开背包,取出了一个巴掌大的黑色盒子。
这是他的秘密武器:"脉冲欺骗器"。
这东西能模拟出大量的无线电信号和微弱的雷达反射,制造出至少五个"陈牧"的假象。
他将欺骗器扔进了仓库深处的一个通风管道,启动。
顿时,在军方特工的便携式追踪仪上,出现了五个高速移动的红点,分散向不同的方向。
"该死!他有专业的反侦察设备!"门外的追踪人员焦急地喊道。
陈牧趁着混乱,迅速跑出了仓库,钻进了停在路边的一辆破旧的厢式货车里。
这辆货车是他早就准备好的,是他在这个城市里的第二个"家"。
车牌是假的,油箱是满的,车厢里装满了各种用于伪装和生存的工具。
他发动货车,没有急着加速,而是以一个极其缓慢且遵守交通规则的速度,融入了车流。
他知道,军方正在搜索的是一个"高速、警惕"的逃犯,而他现在扮演的,是一个"慢悠悠、毫无威胁"的货车司机。
他通过车载电脑,调出了最新的天气预报。
明天,他计划前往的目标区域,将有持续三天的雷雨天气。
雷雨天气,是最好的天然掩护。
他要去的地方,是他曾经服役的军区雷达站,那个锁定了他的地方。
他要去搞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主导了这场针对他的行动。
04
货车在夜色中疾驰,陈牧的心情却越发沉重。
他知道,这次的追踪级别,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
他已经连续三天在野外活动,靠着货车里的干粮和水维持体力。
三天里,他更换了三次车牌,伪装了两次身份,甚至利用黑客技术,在城市的监控系统里,给自己制造了两次"死亡记录"——一个假人在一处偏僻的河流边被发现,所有身份信息都被伪造成了他。
军方的追捕力度暂时减弱了。
但陈牧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麻痹。
他最终的目的地是西北边境的一片戈壁滩,那里是国内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也是他下一个喷药订单的地点。
同时,那里也是空军某雷达站的所在地,代号"天眼"。
陈牧知道,只有靠近"天眼",他才能找到那个锁定他的雷达信号源的精确位置,以及操作员的信息。
第四天凌晨,陈牧抵达了戈壁滩的边缘。
这里的气候干燥,人烟稀少,是进行无人机操作的绝佳地点。
他将货车停在一处废弃的矿场内,启动了"黑骑士"。
这次,他没有使用伪装模式,而是直接启动了"极限抗干扰模式"。
他需要主动出击,再次挑衅"天眼",引出对方的反应。
"黑骑士"在清晨的微光中升空,以一种极低的雷达反射率,向着"天眼"雷达站的方向飞去。
陈牧的目的不是攻击,而是侦察。
他需要采集雷达站的频率、脉冲、以及信号处理的特征,以便他彻底摆脱追踪。
在距离雷达站五公里时,陈牧的屏幕上再次出现了熟悉的红色警报。
这一次,信号比上次强大了十倍不止。
"锁定!最高级别锁定!警告:目标进入防空识别区!"
雷达站显然被激怒了。
他们以为这又是一次"挑衅"或者"入侵"。
陈牧听到了耳机里传来的急促的无线电通话声,那是空军雷达站内部的通信。
"目标速度 350 节,高度 100 米,目标特征极小,判定为高亚音速巡航侦察机!"
"立刻启用 S-300 防空系统,准备发射警告弹!重复,准备发射警告弹!"
陈牧的手心出汗了。
他没想到对方会直接动用S-300。
一旦被警告弹击中,他的"黑骑士"将化为灰烬,而他自己也将面临叛国罪的指控。
他迅速操作,让无人机做了一个近乎垂直的爬升,同时释放了大量的金属箔条——这是他用来对付民用雷达的,但在军用雷达面前,只是聊胜于无。
他知道,他正在与时间赛跑。
他必须在警告弹发射前,完成数据采集,并让"黑骑士"消失在雷达视野中。
"数据采集完成 98%……99%……100%!"
陈牧狂喜。
但就在此时,雷达站的操作员似乎也找到了应对高亚音速小目标的方法,他们调整了雷达的波长和频率。
"捕捉到信号微弱回波!锁定稳定!"
"发射警告弹!立刻发射!"
陈牧听到了无线电里传来的倒计时声。
他知道,这次他真的玩大了。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不断闪烁的红点,那是"黑骑士"最后的生命迹象。
他必须做出一个抉择:是保护无人机,还是保护自己?
他猛地按下了飞控系统的"紧急脱离"按钮。
这个按钮不是让无人机返航,而是让它执行一个陈牧精心设计的"自杀式"动作。
无人机猛地掉头,以超过音速的速度,冲向了雷达站的方向。
这个举动,让雷达站的人员彻底懵了。
"目标正在高速冲向雷达站!重复!目标正在高速冲向雷达站!"
"快!拦截它!拦截!"
但陈牧的目的已经达成。
他不是要撞毁雷达站,而是要利用雷达站自身的防御机制。
在无人机冲到距离雷达站两公里时,它突然释放了最后一个隐藏的设备:一个高能电磁脉冲干扰器。
嗡——
雷达站的雷达屏幕瞬间一片雪花,所有的信号传输和识别系统陷入了短暂的瘫痪。
"电磁干扰!系统故障!快切换备用电源!"
趁着这片刻的混乱,陈牧迅速将"黑骑士"降落,藏在了戈壁滩上的一个深邃的峡谷中。
他成功了,至少暂时成功了。
然而,他刚松了一口气,手机里就弹出了一条短信。
短信内容只有四个字,却让陈牧如遭雷击。
"老朋友,别跑了。"
发件人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但陈牧认得这个号码的加密方式。
那是军方内部最高级别的安全通信渠道,只有司令部一级的人员才拥有。
05
陈牧猛地将手机捏紧。
"老朋友。"
能用这个称呼叫他,并且知道他现在位置,同时还能动用最高级通信渠道的人,寥寥无几。
他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名字,但很快被他否认了。
不可能,那位首长已经退居二线了。
他定了定神,回拨了那个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听筒里传出一个沉稳而威严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陈牧,你这小子,退伍三年,玩得越来越野了。"
陈牧全身的血液仿佛凝固了。
这个声音,他再熟悉不过。
空军司令,周远征。
"司令……"陈牧的声音有些沙哑。
"别叫我司令,我现在是以老前辈的身份给你打电话。你刚刚用电磁脉冲瘫痪了一个S-300雷达站五分钟,你知不知道这足够判你多少年?"周远征的声音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是欣赏。
陈牧深吸一口气:"报告司令,我只是想采集数据,证明我的无人机不是威胁。"
"威胁?"周远征冷笑一声,"你的‘黑骑士’,在抗干扰、隐身涂层和姿态控制上,已经超过了我们现役的任何一款侦察机。你管这叫‘不是威胁’?如果不是我的人及时认出了你的操作手法,你现在已经被导弹锁定了。"
陈牧沉默了。
他知道,在周远征面前,任何谎言都是徒劳的。
"你退伍三年,我一直关注着你。我知道你心有不甘,也知道你手痒。但你用自己的技术来挑战国家的防空系统,这不是胡闹吗?"
"司令,我只是想证明,我不是一个被抛弃的工具。"陈牧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和不甘。
三年前,陈牧的无人机项目因为与某个大型军工集团的利益冲突,被强行叫停。
他作为核心技术人员,被要求交出所有资料并转岗。
陈牧无法接受自己的心血被埋没,在一怒之下选择了退伍。
"我知道当年的事情,陈牧。但你现在在戈壁滩上干的事情,性质已经变了。"周远征的声音逐渐变得严肃。
"现在,我已经下令,所有对你的追捕行动全部暂停。但你必须立刻停止一切活动,在原地等待。我已经派人过去接你。"
"接我?"陈牧警惕地问。
"是的,接你。但不是以嫌疑人的身份。陈牧,你的技术,不应该用在喷洒农药上。"
周远征顿了顿,语气变得极其正式,带着一种军人的霸道和诚意。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我亲自带你回京,接受审查,然后安排你进入一个技术顾问的闲职,此生再无出头之日。第二……"
周远征的声音压低,带着巨大的诱惑力。
"第二,我亲自到戈壁滩,给你带去一份新的任命书。我们军区正在筹建一个全新的‘幽灵’项目,需要一个像你这样,能从零开始,设计出超越时代飞行器的人。"
"陈牧,你还想不想重新拿起你的天赋,为国家做点真正伟大的事情?"
陈牧呼吸急促。
他等这个机会等了三年。
但他不能轻信。
"司令,我需要知道,当年的事情,您会给我一个交代吗?"
周远征哈哈大笑:"交代?当然。我会在任命书里给你最大的权力,让你自己去解决那些阻碍你的人。陈牧,你设计出了一架让空军雷达站锁定不住的农用机,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我现在要做的,是让你归队,用你的技术,成为我们的‘矛’和‘盾’。"
"给你一个小时考虑。一个小时后,我的人就会到。如果我的人没有接到你,那么,全国的雷达都会再次为你亮起红灯。"
电话被挂断了。
陈牧看着戈壁滩上空,那片被他电磁干扰过的区域,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归队,意味着他将重回那个充满危险和挑战的领域。
但同时也意味着,他能获得复仇和实现抱负的机会。
他打开了"黑骑士"的维护仓,将核心芯片取了出来,放在手中摩挲。
他知道,这片芯片里,蕴含着足以改变未来战争形态的技术。
他必须做出决定。
是继续流浪,还是重披战甲?
他抬头望向远方,一架黑色的直升机,正以极快的速度,穿越云层,向着他的方向飞来。
空军司令,真的亲自来了?
06
直升机在距离陈牧藏身处约五百米的地方停稳,螺旋桨扬起了漫天沙尘。
陈牧没有动。
他知道,即便周远征亲自来了,也可能是"请君入瓮"的计策。
他打开了侦察蜂的信号捕捉模块。
直升机舱门打开,首先下来的,是两名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卫,他们眼神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随后,一个身形魁梧、军装笔挺的中年人走了下来。
他虽然面带微笑,但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场,让人望而生畏。
正是周远征,空军司令。
陈牧心中最后一丝疑虑打消了。
周远征的身份地位,不可能为了抓一个退伍的无人机操作员而亲临一线。
他来的目的,必然是那个"幽灵"项目。
周远征径直走向陈牧藏身的峡谷边缘。
警卫想要跟上,被周远征抬手制止。
"陈牧,出来吧。我可是冒着被军委批评的风险来见你这个‘逃犯’的。"周远征的声音不大,但带着穿透力。
陈牧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他身上的迷彩服已经破旧,脸上带着风尘,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比三年前更加坚定。
"司令,您不该来这里。这里还在电磁干扰的余波中,很危险。"陈牧平静地说。
周远征上下打量着他,眼中充满赞赏:"你小子,连这点小小的电磁脉冲都计算进去了。好,很好。"
他走到陈牧面前,伸出手。
"归队吧,陈牧。我向你保证,这次归队,将是以你最光荣的方式。"
陈牧握住了周远征的手,手掌干燥而有力。
"司令,我需要知道,‘幽灵’项目到底是什么?"
周远征收回手,指了指远处的直升机:"上飞机,我们边走边说。这片戈壁滩,可不是谈论国家机密的好地方。"
在直升机上,周远征递给陈牧一份密封的文件。
"这是‘幽灵’项目的初始简报。项目目标是:在五年内,设计并制造出一种具有超高隐身能力、超长续航能力,且具备高度自主AI决策能力的战略无人机集群。"
陈牧瞳孔放大。
这完全是科幻级的任务。
"这种集群,一旦投入使用,将彻底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而你,陈牧,将是这个项目总设计师的唯一人选。"周远征语气凝重。
"总设计师?"陈牧感到难以置信。
他不过是一个退伍三年的‘逃犯’。
"你配得上。"周远征肯定地说,"你设计的‘黑骑士’,在没有任何军事资源支持的情况下,能突破S-300雷达的侦测,这就证明了你的能力。你比那些在体制内按部就班的工程师,多了一份创造力和野性。"
周远征拿出一份崭新的军官证和任命书,递给了陈牧。
"从现在起,你官复原职,少校军衔,同时被特批为‘幽灵’项目总设计师,享有直接向军委汇报的权限。这份任命书,我动用了我所有的关系网,才帮你争取到的。"
陈牧接过任命书,手有些颤抖。
他看到了任命书上赫然写着:空军司令部直属战略技术研发中心,总设计师,兼任少校军衔。
"谢谢司令。"陈牧的心头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别急着谢我。"周远征敲了敲桌子,"我帮你,不是白帮。我需要你解决两个问题。"
"请说。"
"第一个问题,是你的‘黑骑士’。它必须被收归国有,所有技术资料必须全部上交。当然,我们会给予你足够的补偿和专利奖励。"
"没问题。"陈牧爽快地回答。
"第二个问题,也是你最关心的。"周远征目光锐利,"三年前,导致你项目被停、被迫退伍的人,是军工部的高级顾问,李文山。他认为你的技术太超前,会动摇他们现有产品的市场地位,所以联合了几位高层,将你排挤出局。"
陈牧的拳头猛地握紧。
李文山,那个将他的心血付之一炬的幕后黑手。
"李文山现在是军工集团的总工程师,负责所有新式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他权力很大,几乎掌控了军工部的命脉。"周远征说。
"而我的‘幽灵’项目,必须使用最新的飞控系统和隐身材料。这两项技术,恰恰是李文山团队负责研发和供应的。"
陈牧明白了。
周远征需要他回去,不仅是做技术,更是要利用他的技术,去彻底颠覆李文山团队的权威。
"司令,您的意思是,让我用‘幽灵’项目的成果,来证明李文山团队的落后?"
"不,"周远征摇了摇头,"我让你,用‘幽灵’项目,彻底取代李文山团队在军工部的位置。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技术核心。"
周远征看着陈牧,语气中充满了期待:"陈牧,你不仅是归队,你是归来复仇。你用一架农用机打败了我们的雷达,现在,我要你用超越时代的战略无人机,去打败你的敌人,去证明你的价值。你有这个胆量吗?"
陈牧嘴角露出一丝冷峻的笑意。
"当然有。司令,我的无人机,不仅能喷药,更能让那些腐朽的体系,彻底崩塌。"
07
直升机降落在京郊的一处秘密基地。
这里戒备森严,所有建筑都掩盖在地下。
陈牧下了飞机,立刻被带到了一个全封闭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坐着几位军委的高层,以及几位头发花白的院士。
他们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周远征没有给他太多适应时间,直接将他推到了台前。
"各位,这位就是陈牧,‘幽灵’项目的总设计师。他刚刚在戈壁滩上,用一架自制无人机,成功瘫痪了我们最先进的S-300雷达五分钟。"周远征开门见山。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一位头发花白的院士推了推眼镜,显然对陈牧这个年轻人充满怀疑。
"周司令,您说的瘫痪,是指电磁干扰吧?这种行为,我们应该先追究其责任,而不是直接任命他为总设计师。"院士语气严厉。
"杨老,我理解您的顾虑。"陈牧不卑不亢,站直了身体,带着军人的风骨。
"我承认我的行为不当,但我有我的苦衷。三年前,我的‘牧星’项目被叫停,所有技术被束之高阁,我无奈之下选择了退伍。"
他看向那位院士:"我这三年来,没有浪费任何时间。我今天想向各位汇报的,不是我制造了什么,而是我发现了什么。"
陈牧走上前,打开了投影仪。
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一组复杂的雷达波形数据。
"这是我三年前‘牧星’项目被叫停时,我们的雷达系统对敌方主流隐身战机的捕捉波形。"陈牧指着屏幕,"各位请看,波形稳定,目标特征清晰,捕捉率高达 95%。"
接着,他切换了第二张图。
"这是我今天,用我的‘黑骑士’无人机在戈壁滩上采集到的,我们S-300雷达对我的无人机进行捕捉时的波形。"
屏幕上,波形杂乱无章,充满了高频跳动和信号丢失。
捕捉率,勉强维持在 10%。
"各位,我的‘黑骑士’,表面上只是喷药机,但它使用了我自主研发的‘自适应波形吸收材料’,以及‘量子纠缠飞控算法’。"
陈牧的每一个专业名词,都像一把锤子,敲击在院士们的心头。
"自适应波形吸收材料,能够根据雷达的频率和脉冲,实时调整自身的电磁吸收特性,实现对雷达波的‘智能隐形’。这已经不是传统的隐身技术了。"
"而量子纠缠飞控算法,则是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信号传输方式,实现了在任何强干扰环境下,飞控指令的零延迟。"
陈牧的声音掷地有声:"三年前,我的技术被认为是‘不成熟’、‘不现实’。但三年来,我证明了,我的技术不仅成熟,而且已经领先了国际主流水平至少十年!"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院士们开始低声讨论,眼神中充满了震撼。
周远征适时地补充道:"陈牧的无人机,成本只有现役侦察机的百分之一,但效能却远超。各位,如果这样的技术,我们不用在‘幽灵’项目上,那才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
陈牧知道,是时候将矛头指向李文山了。
"在我的技术论证中,我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陈牧切换了第三张图,那是李文山团队负责研发的某新型战机的航电系统数据。
"李文山团队的航电系统,在强电磁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比三年前我的‘牧星’项目,没有任何提升,甚至在某些指标上有所退步。"
他猛地抬高了声音:"这意味着,我们最新的主力战机,在面对未来高强度的电磁作战时,将成为活靶子!"
此言一出,会议室彻底炸开了锅。
这已经不是技术争议,而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军工腐败的重大指控。
一位军委领导脸色铁青:"陈牧,你说的这些,有百分之百的证据吗?这可不是开玩笑。"
"报告领导,我所有的结论,都基于数据分析和实际测试。"陈牧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如果各位不相信,我可以现场用我的飞控系统,模拟出对现有航电系统的干扰效果。"
周远征站起身,语气坚定:"我以我的军衔担保,陈牧所言非虚。杨老,我需要您带领团队,立刻配合陈牧,对李文山团队的航电系统进行全面复核。"
那位杨老院士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歉意和敬佩。
他知道,陈牧是真正的天才,而他们差点错失了这样的人才。
"陈牧,我代表军委向你承诺,我们会彻查三年前的事情。至于‘幽灵’项目,我们全力支持你,你需要什么资源,尽管提!"军委领导拍板定案。
陈牧深吸一口气,他知道,他的复仇之路,正式开始了。
"我需要三样东西。"陈牧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一个独立的研发团队,所有成员必须由我亲自挑选,不受任何外部集团和部门的干涉。"
"第二,我需要最高级别的实验权限,包括使用空军的绝密实验场地和测试设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牧目光坚定,直视着周远征,"我要让李文山,亲眼看到‘幽灵’项目成功的那一天。我要让他知道,科技进步,容不得任何私心和傲慢。"
周远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没问题。从今天起,你就是空军最年轻、权限最高的总设计师。去吧,陈牧,让那些人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技术力量!"
08
陈牧正式归队了。
他没有回到三年前那个熟悉的科研所,而是直接搬进了位于京郊山区的秘密基地。
这里是"幽灵"项目的专属研发中心,代号"启明星"。
在周远征的全力支持下,陈牧很快组建了他的团队。
他没有挑选那些所谓的"专家",而是找来了一群年轻、有冲劲,并且敢于挑战权威的工程师和程序员。
其中,最让陈牧欣慰的是,他找回了三年前"牧星"项目的几位核心骨干。
他们当年被李文山团队排挤后,也选择了离开体制。
"头儿,能再次跟你一起做项目,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曾经的飞控专家林薇激动地说。
"这次,我们不会再让任何人阻止我们。"陈牧眼神坚定。
"幽灵"项目,在陈牧的领导下,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推进着。
陈牧将"黑骑士"上的所有核心技术进行了解构和升级。
他将"自适应波形吸收材料"提升到了第二代,使其在面对多频段雷达时,也能保持近乎零的反射。
而"量子纠缠飞控算法"则被应用于无人机集群的协同控制。
"未来的战场,不是单兵作战,而是集群对抗。"陈牧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幽灵’集群需要实现‘蜂巢式’协同,任何一架无人机被击落,其他无人机都能在毫秒级内接管任务,并且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
这项技术难度极大,相当于让数百架无人机拥有一个共同的大脑。
为了测试这一概念,陈牧找到了一个绝佳的突破口:军事演习。
在周远征的安排下,"幽灵"项目被秘密纳入了一场大规模的空军实战演习。
演习的目标很简单:由陈牧的无人机集群扮演"敌方侦察力量",渗透进入我方防空识别区,目标是拍摄到核心军事设施的照片。
而"我方",则是由李文山团队最新升级的航电系统和雷达站负责防空。
陈牧知道,这是他复仇的最好机会。
演习当天,李文山也作为总工程师,坐在空军司令部的指挥中心里,面带自信。
"司令,您放心。这次我们全面升级了雷达的频率和识别模块,任何低空、高速的小型目标,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李文山对周远征说,语气中带着一丝傲慢。
周远征笑了笑:"但愿如此。"
演习开始。
陈牧在"启明星"基地,亲自操控着第一架"幽灵"原型机。
这架无人机比"黑骑士"更加科幻,机身扁平,通体深黑,仿佛一块在空中漂浮的影子。
第一批十架"幽灵"无人机,悄无声息地升空,向着防空识别区飞去。
指挥中心里,所有的雷达屏幕上,却是一片平静。
"报告!雷达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目标!"操作员报告。
李文山皱了皱眉:"不可能!陈牧的无人机难道还没升空吗?"
周远征看向屏幕,问道:"陈牧说,他的无人机已经进入了第一道防线。"
李文山立刻起身,走到雷达屏幕前,亲自检查参数。
"调整波段!切换至高频主动搜索!"李文山大声命令。
雷达站立刻执行命令。
然而,在切换波段的瞬间,雷达屏幕上,突然爆发出一阵密集的雪花干扰。
"报告!我们受到了强烈的电磁干扰!无法识别目标!"
"怎么可能?我们的抗干扰系统是最新升级的!"李文山脸色大变。
陈牧在基地里,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幽灵"无人机并没有进行主动干扰,它们只是启动了第二代自适应吸收材料。
当雷达波段切换时,无人机在毫秒级内调整了自身的吸收波长,使得雷达波完全被吞噬,反而造成了雷达系统的"数据空洞",看起来就像是被干扰了一样。
这是陈牧独创的"无声干扰"技术。
十分钟后,指挥中心接到了前线部队的汇报。
"报告司令!在核心设施上空,发现了无人机!十架!它们正在进行拍摄!"
李文山瘫坐在椅子上,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不可能……它们是怎么穿透我们的防线的?"
周远征冷冷地看向李文山:"李总工程师,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我需要陈牧,而不是你了吗?"
演习结果是毁灭性的。
陈牧的无人机集群,以零损伤的代价,成功渗透并完成了侦察任务。
李文山团队的航电和雷达系统,被证明在陈牧的技术面前,已经彻底落后。
军委当即下达了命令:李文山团队的航电项目全部叫停,并接受全面调查。
陈牧的复仇,完成了。
09
李文山的落马,在军工系统内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而陈牧,则以火箭般的速度,成为了军工领域的新星。
他没有沉浸在复仇的快感中。
对他来说,复仇只是实现抱负的副产品。
真正的成就,是"幽灵"项目的全面启动。
周远征兑现了他的承诺。
陈牧获得了几乎无限的资源和权限。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陈牧带领团队,开始研发"幽灵"的最终形态——战略无人机集群。
这架无人机的核心,是"AI决策系统"。
陈牧希望这架无人机集群,能够在失去与地面站联系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根据预设的战略目标,自主进行战场分析、路径规划、目标打击等复杂的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陈牧引入了全新的"生物神经网络算法"。
"我们的无人机,必须拥有像鸟群一样的智慧。单个看,它们是简单的机器,但集合起来,它们就是一个无法被预测的整体。"陈牧在一次技术报告会上解释道。
这项研发工作异常艰辛,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数据推倒重来。
但陈牧的团队,充满了激情和信念。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创造历史。
在一次测试中,陈牧的无人机集群被投放到一个模拟的复杂战区。
"敌方"投放了数千架诱饵无人机,试图干扰"幽灵"集群的判断。
然而,"幽灵"集群的AI系统,在短短三秒内,就识别出了诱饵和真实目标的差异,并迅速调整阵型,以一种完美的"蜂巢"结构,穿透了诱饵的干扰,准确锁定了目标。
"完美!"周远征在指挥中心,激动地拍案叫绝。
陈牧站在屏幕前,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但更多的是满足。
"司令,我们成功了。‘幽灵’集群,已经具备了自主作战能力。"
"你做到了,陈牧。你真的做到了。"周远征感慨万分。
他知道,陈牧的回归,为国家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着"幽灵"项目的成熟,陈牧的少校军衔很快得到了晋升。
在新一轮的军衔评定中,陈牧被直接授予了大校军衔,同时被任命为空军战略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成为了军方最年轻的高级技术军官。
他的故事,成了一段传奇。
从一个在戈壁滩上喷药的退伍军人,到空军战略项目的核心人物,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陈牧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他知道,技术研发永无止境。
10
一年后。
"幽灵"项目的第一批战略无人机集群,正式列装空军。
在列装仪式上,陈牧作为总设计师,站在主席台上。
他身穿崭新的大校军装,眼神坚毅。
周远征亲自为他佩戴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勋章。
"陈牧,你用你的天赋和坚持,为国家打造了一把最锋利的‘矛’。你是我们空军的骄傲。"周远征的声音有些哽咽。
陈牧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司令,这是我应尽的职责。"
仪式结束后,陈牧回到了他的"启明星"基地。
他没有参加任何庆功宴,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坐在控制台前,看着屏幕上正在进行远距离巡航测试的"幽灵"集群。
这些无人机,现在已经可以覆盖数千公里的作战范围,并且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私人号码。
陈牧接通了电话。
"喂?"
听筒里传来一个苍老而虚弱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和悔意。
"是……陈大校吗?"
陈牧知道是谁,那是被撤职后正在接受调查的李文山。
"是我,李顾问。"陈牧语气平静。
"我看到了‘幽灵’集群的列装仪式……很成功。"李文山的声音带着深深的叹息,"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我当年不该用私心去阻碍你的项目。"
陈牧沉默了一会儿,没有急着回答。
"技术是无辜的,李顾问。是您自己选择了停滞不前。"
"是啊……"李文山苦笑,"我以为技术是为权力服务的,你却证明了技术本身就是最大的权力。"
李文山停顿了一下,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陈大校,我只有一个请求。当年我的团队里,有很多年轻的工程师,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也曾为国家做过贡献。请你,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参与到你的新项目中来。"
陈牧知道,李文山这是在为他的旧部求情。
"李顾问,请放心。人才,永远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不会浪费任何一个有天赋的人。"陈牧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挂断电话,陈牧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过去的恩怨,终于随着李文山的忏悔,烟消云散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是璀璨的星空。
他的回归,不仅是为了复仇,更是为了科技的突破和国家的强大。
陈牧知道,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他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为天空,为未来,铸造一把又一把无坚不摧的"幽灵之矛"。
他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技术,曾在一片农田上被锁定,而那次锁定,最终将他带回了属于他的战场。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中国十大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