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第二十一届中日地方交流促进研讨会主题参访活动来到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不远万里前来的日方嘉宾,在与黄河流域的陶瓷鉴赏与丝绸之路的唐代陶瓷文化中,度过了“文化味儿”十足的清晨时光。
河南是文物大省,蕴藏了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存。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是陶瓷类专题博物馆,收藏历代陶瓷数千余件,以元代以前中原地区古陶瓷为主,陶瓷品种全、器类多,且自成系列,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北方地区著名陶瓷窑口的产品。作为郑州市最早一批非国有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2007年起免费对外开放。近20年来以陶瓷为载体,传播中国古陶瓷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随着参访嘉宾逐渐在博物馆门前汇聚,由唐代鲁山段店窑的残瓷片镶嵌的博物馆外立面很快吸引着日方嘉宾的目光。
展开剩余70%“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推出的《大河上下——黄河流域精品陶瓷展》,用陶瓷讲述‘黄河故事’。”在基本陈列展厅,黄河流域近百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精美展品,带领来宾从陶瓷的角度,沿着时代发展的脉络,品味雄浑强劲、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参观过程中,一件红陶三足鼎引起了参访嘉宾的注意。“这高脚鼎是用来做什么的?”“可以把它当做古人的‘火锅’,用来烹煮美食。”嘉宾们眼神交互,颔首会意,文化的交流与共鸣在博物馆中留下了真实写照。
随后,嘉宾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来到《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厅,从唐代陶瓷中感知丝路文明的辉煌。在讲解员与随行翻译的同步解说下,一件件造型各异、材质不同的骆驼映入眼帘。本次展览以唐代陶瓷为载体,通过“沙漠之舟”“西域奇谈”“胡风唐韵”三大篇章,全方位展现了唐代陶瓷中蕴含的丰富丝路文明元素,为来访嘉宾了解丝路文明打开了“陶瓷”的新颖角度。中国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保持着吸收各国文明优质营养的胸襟。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更体现了和平友好的大国风范;古丝绸之路的开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此次大象陶瓷博物馆参访之行,犹如古丝绸之路的千年回响,以“陶瓷”为桥梁,文化得以弘扬,文明在此互鉴。
文化交流、瓷器烧制……在主题展厅内,中华文化中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文化被细细品读,来自日本的参访嘉宾被精美展品所吸引,有的附身拍摄,留下美好纪念;有的与讲解和翻译交流沟通,进行问询解惑。
当一件件饱含博物馆心意的“西游书签”被放送在日本参访团队手心,此次日地方交流促进研讨会参访活动也随之落下帷幕。此次短暂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让日本嘉宾感受到了凝固于陶器之上的古代中国风韵,也让中日两地文化交流谱写出了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本文(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发布于:河南省中国十大配资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